沙滩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唐朝请郎 > 第383章 进士贡举

第383章 进士贡举

悉了府上的生活,打扮的精致可爱,跟在小马的后面向这边张望。

    虽然张军不会把她们当成奴仆侍婢,让小清禅很平等的和她们交往,但是她们也没有在府内骑马的资格。

    这个改变不了,也不能改。要不然就乱了。

    “耶耶安。”小清禅看张军‘发现’了自己,小脸上马上笑的花一样灿烂,扬着小手给张军问安。

    张军不由自主的就笑了起来,大步迎了过去:“怎的跑到前面来了?”

    小清禅大睛睛一转:“是紫奴乱跑,它不听话。”

    前面是张军办公的地方,平时大娘子多有嘱咐小清禅不要到前面来。

    但是小孩子嘛,你越不让的事儿她反而越有兴趣,张军又是个宠闺女的,一来二去就随着她跑了,只要不出后园就行。

    当然,小姑娘也不会捣乱,人家都是悄悄的观察或者问过了近卫,耶耶房中没有人才会来。

    张军把闺女抱起来,去嫩脸上亲了两下,又伸手在两个小伴当头上抚了两把以示亲近,两个小姑娘也笑,有些笨拙的给张军问安。

    正抱着闺女说话,卫阿荣提醒了一声,前面府中有人来了。

    找来的是司功参军和经学博士。

    “见过郎君,见过郡君。”

    小清禅在张军怀里有模有样的拱手还礼,张军就笑:“可是有事?”

    “郎君,春闱呀,某前数日呈有公文入堂。”

    “哦,春闱之事,你二人且办就是,寻某何事?”春闱张军知道,一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嘛。科举考试分为两个大部分,一个是在八九月份的秋闱,是县考,叫解试,县考过了再参加州府复试,叫解状。

    解状是一份文书,名字就叫解状,记录着县考州考,以及参考人的全部信息,包括脸上有没有痘痘,有几颗痣。

    复试过了的就是举人了,称乡贡,也就是拿到了去京城考试的资格。

    然后举人们开始进京,二月或者三月,参加礼部和国子监主办的科举试。所以叫春闱。

    入京考试的乡贡生员们,是不用自己费劲花钱入京的,有各州统一的公车,食宿全部是公费,有部队护卫,一路送到京城。

    那些小说,志异,影视剧里,书生带着书僮和钱,经过不远万里的跋涉进京赶考的情景,现实里从来就没有存在过。不允许。

    写那些小说的人,往往都是连乡试都过不到的,根本就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样子,全靠想像编。

    还有,科举事实上分很多科,也不是影视里那样就闷着头写篇文章就好,不同的科考的内容还有时间什么的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唐代的分科最多,秀才、明经、进士、俊士,明法、明书、明算,明医……足足有五十多科,很多都是专科,比如医生,会计,律师。

    其中最难考的估计所有人也都会很意外,就是秀才。秀才可不是普通的最基础的称号,那是最顶级的,最难考的科目。

    整个大唐朝一共就出了二十九个秀才……绝对是难出天际,凤毛麟角都不能形容的。年年开科,年年考,年年挂零。

    反而现代人最熟悉的进士及第,每年都有好几十个。当然,状元只有一个,唐代没有什么探花榜眼的称呼,就一个状元。

    考试就在尚书省的……屋檐下面,是的,露天的,在屋檐下面摆上小桌子就开考了。

    也不是要考好几天,一个白天加上三根蜡,蜡烧完了就交卷。考好几天是指还有别的科目要考试。

    而且唐代的阅卷是开卷,考生的名字信息一目了然,所以唐代的人平时都拼命给自己编故事树人设,拼命发表诗词作品攒人气。

    平时没事就交笔友啊,参加诗词会啊,要不就印点自己的诗词文稿到处发。所以知道为什么唐诗那么多了吧?

    都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,让阅卷的人听到自己的名字,有个好名声。

    所以,唐代就产生了一个很普遍的行为……行卷。

    在大唐,你不搞行卷,考上的机率和中福彩差不多。

    不是作弊,是把自己的诗词作品通过关系送给一些达官贵人,让他们评价,可以理解为一种广告营销。

    其实也可以直接给礼部送作品,叫公卷,只是难度更高。

    韩愈三考不中,第四次的时候,他找了贬职宰相郑余庆行卷。

    老郑看了他的作品,觉得是个人才,就在朋友圈给宣传了一下,再加上考官是他长兄韩会的故人,然后老韩就中了。

    进士及第,或者干脆就中了状元,是不是就代表着当官了呢?

    不是。中了,只是表示你有了当官的资格,还需要经过吏部的‘释褐试’,笔试加面试,状元也不一定就能过。

    身、言、书、判,看看身高相貌,口语表达能力,字写的丑不丑,文章写的好不好。

    这次考试通过,才是当官了,才能把白衣换成浅绿官服,算是有着落了。至于什么大红袍状元帽,你真想多了。没有。

    那是明代以后的事儿,明代以后,大红色才成为喜庆吉利的代表色,唐朝还不是呢。这会儿结婚新娘子都是穿绿的。

    新郎穿的也不是红袍,而是浅绯色,就是五品的官服颜色。

    实际上就是驸马都尉的官服,这叫借吉,就像宋代为了鼓励婚娶允许新娘子凤冠霞帔。

    张军用鼻子在女儿的小脸上蹭了蹭,惹的小姑娘嘻嘻咯咯的躲着笔。他没搞明白这两位来找自己干嘛。

    春闱实际上和地方上的关系不大,乡贡生员去年秋天已经录下来送到礼部去了,现在也就是公车送行的事儿。

    而且凤翔距长安这么近,再磨蹭也就是三天的事儿。

    哦,现在不是了,自己的辖区可是从朔方到剑南西川,还要加上远在江南的宣州。

    “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?”张军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要是真的自己辖区的乡贡生徒不能按时赶到长安参加科考,免不了要被御史们参上一本,这事儿还是挺严重的。

    虽然他到是不怕这些事情,但终归不太好。而且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这些生员的未来。虽然也都是些官宦人家的子弟。

    每年科考的生员有两部分,一部是通过县州两级考试举出来的乡贡举人,还有一部分是县学,府学,太学,国子监的学生,叫生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