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滩小说网 > 武侠小说 > 大魏督主 > 第二百五十六章折梁换柱,新规矩

第二百五十六章折梁换柱,新规矩


    “罗大人说他们不错,就是不错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点了点头,道,

    “以后青龙帮的地盘,就给白云帮了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督主公公,多谢罗大人!”

    一个魁梧的,看起来有些木讷的汉子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就是白云帮的帮主。

    他这一阵子,正担心青龙帮把自己吞并了呢,没想到,就突然翻身做了主人。

    喜色掩饰不住。

    跪下来砰砰砰的直磕头。

    “有件事你得帮忙啊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右手食指轻轻的在椅子扶手上敲了敲,笑着道,

    “咱家东厂杀人可以,但处理尸体不太在行,青龙帮的尸体,你得帮着处理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问题!”

    这汉子一脸兴奋,头点的如同小鸡啄米。

    处理尸体算什么?

    给了这么一大块地盘,这比什么都值得啊。

    “青龙帮也没啦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再一次将名单卷宗拿了起来,视线在上面扫过,而同时,也是将青龙帮的名字划上了一道横线,他笑眯眯的,盯着那左侧区域的人们,目光温柔。

    而那些人们,则是感觉一阵阵脊背发凉。

    完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的处理,和陈家,青龙帮的处理基本上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陆行舟的手段便是折梁换柱。

    把原本那些不好控制的,不把官府看在眼里的,一次性全都给抹除了。

    反正固城这么大。

    还有很多人听话。

    让这些听话的人站出来,取代原本的那些家伙,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。

    就算是有乱子,只是一个固城而已。

    陆行舟以目前东厂的能力,也能够轻易调配周遭的城市,来协助解决。

    没人敢不给他这个面子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固城的乱,持续不了多久。

    驿站。

    后宅。

    衙门里的事情已经基本上处理完了,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的工作。

    有汪亭带着人去办,陆行舟一百个放心。

    这家伙。

    经过这些时日的历练,已经变成了一条能吃肉,能吃屎的狼狗。

    做事情,漂亮的很。

    “罗府尹,这头,咱家给你开好了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坐在庭院的凉亭里,罗照清正在给他倒茶,

    “你能不能给固城定好了规则,就看你的本事了,别让咱家失望啊。”

    罗照清将倒好的茶水双手捧到了陆行舟的面前。

    然后,后退了两步。

    躬身跪倒。

    “请督主放心,下官一定把这固城的规矩给建立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不要心急,咱家要的不是一时的规矩,而是一世的规矩,能传承万载千秋的规矩。”

    “固城如今的形势,正适合重新开始,一定要做好,做稳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单手将罗照清搀扶起来,盯着他的眼瞳,郑重道,

    “咱家知道,这些东西急不得,甚至,五年八年之内,才有可能出结果。”

    “咱家不会逼你,你也不要急着表现功劳,急功近利。”

    “有咱家在一日,这固城,就没人敢插手,也没人敢指手画脚。”

    “你放手去做。”

    罗照清眼睛里闪过感激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做官最忌讳什么?

    最忌讳地就是走马观花,频繁换地儿。

    那样,他的政策,都不可能真正地实施,他地理念,也只是浮光掠影。

    只有真正地扎根于一处。

    才能创出真正地、的功绩。

    陆行舟,给了他底气,也给了他承诺。

    “督主恩情,罗照清一生难报。”

    他拱手,行谢师之礼。

    “咱家还得谢你啊,固城稳了,草原对长安的威胁,便降低了不少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笑了笑,后面那句话他没有说。

    草原威胁,近在咫尺。

    他给罗照清倒上了一杯茶,笑着道,

    “喝茶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一边喝茶,一边商讨接下来固城的走向。

    因为两人事先也没有太多的准备,又是新规则的制定。

    两人都不敢怠慢。

    不敢疏忽。

    所以,进展的并不是很快。

    当夜色降临的时候,有东厂番役进门来禀报,

    “督主,罗大人,固城商会会长王庆如,前来拜访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陆行舟倒是记得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处理那些帮派家族的事情的时候,他也见到了这位王庆如王会长。

    后者当时并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他以为,这王庆如只是个被放在那个位置上的傀儡。

    也就没有太在意。

    不知道他来做什么。

    “这王庆如,也是有几分本事的。”

    罗照清见陆行舟神色犹豫,小声提醒道,

    “王老夫人格外器重,这些年,也给咱们固城做了不少好事,出了不少好主意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笑道,

    “那就请他进来。”

    东厂番役退下。

    不过片刻的功夫,将这王庆如带领了进来。

    夜色昏沉。

    依稀可见这人步履匆匆,面带急迫。

    他来到了陆行舟的面前,直接跪倒在地,磕头道,

    “草民王庆如,见过督主。”

    “见过罗大人。”

    陆行舟抿了一口茶水,轻轻的将贴在嘴唇儿上的一枚碎茶叶吐在了一旁,然后笑着道,

    “王会长,有什么事?”

    王庆如开门见山。

    眼睛里带着一丝期待,甚至是兴奋,一边将自己准备好的那些关于新税法,新发票以及防伪监官等等政策拿出来,一边道,

    “固城的时机千载难逢。”

    “草民,愿为固城改革献计献策。”

    “督主请看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色彻底深沉。

    这驿站已经基本上陷入了安静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事死寂。

    就连秋风,都似乎变的微弱了不少,轻拂而过,没有任何的声音。

    只有偶尔传来的蛐蛐儿的叫声。

    后宅里。

    有一片闪烁着的火光。

    那是昏黄的灯光,远远的看过去,就像是在这夜色下的明灯。

    给人一抹希望的感觉。

    灯火之下。

    是三道人影。

    陆行舟为首,罗照清和王庆如为侧。

    三人正在看着的,便是王庆如按照王老夫人的指示,制定的那些政策。

    新税法。

    新发票制度。

    新监官。

    以及扶持私塾,普及教育的一些初步念头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当然还不成熟。

    但是,陆行舟却是能够从里面,看出希望,看出未来的影子。

    这正是他想要的规矩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一部分。

    但却完全符合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当这些东西彻底根深蒂固,植入人们的心中,形成人们习以为常的规则的时候。

    固城,将真正的翻天覆地。

    繁华不衰。

    这简直就是打瞌睡送枕头了。

    “老夫人,为这固城,殚精竭虑。”

    “实为咱家楷模。”

    许久,陆行舟将这些卷宗放下,深深的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伤感并没有持续多久,他脸上又是露出了一丝期待,他将这卷宗推到了罗照清和王庆如二人的面前,然后郑重地道,

    “即日起,王庆如为朝廷钦定的固城商会会长,与罗照清一起,推广新政。”

    “咱家,就将这固城交给二位了。”

    “愿固城更上一层楼。”

    罗照清和王庆如认真的接过了这些卷宗,互相对视一眼。

    然后,同时起身。

    两人跪在了陆行舟的脚下,异口同声地道,

    “愿为督主开路。”

    “愿为固城谋未来。”

    “至死不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