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滩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明末之席卷天下 > 第317章 三十万人口

第317章 三十万人口

于可以分配到新组建的部队中去了。

    皮岛东营为沈世魁部,尚可喜为副,负责广鹿岛,大小长山岛,石城岛等岛屿的防守和练兵。

    这部原有兵马六千多,人口两万左右,原历史上被陈有时裹挟,先叛乱,后降了后金。

    这次没有参与叛乱,因为想叛乱的都被陈有时砍了。

    丁毅要求沈世魁和尚可喜,以练兵和囤田以及捕鱼,养海参等为主。

    这部兵马的中下层,将有旅顺过来的三十多部把总,队长,甲长等加入,然后集训。

    3月下旬,丁毅开完会后,带着7营8营到了皮岛,同行有一百多旅顺各部抽调的练兵小能手,都是什么长,队长级别,对皮岛这边再次重组。

    皮岛原步兵六千和丁毅带来的两千共八千人,重组为四个营,基本是每一个旅顺军配三个皮岛兵。

    但所有原皮岛兵将统一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后才分配打乱到各部。

    肖永秋领7营,何良武领新组建19营,徐威领8营,陈有时领新组建21营,严雄任皮岛守备营。

    沈世魁手下六千兵马分两营,他领三千人23营,尚可喜领25营三千人,他们的一营兵马较多,又都是东江老兵,实力也不弱,分守各岛。其中朝庭派来的吴安邦参将被放在广鹿岛,负责囤田捕鱼,那岛四面临海,他想走也没法走。

    丁毅带来的练兵小能手将助他们重新练兵。

    另外又从皮岛的囤兵中,抽两千人为守备部队,抽八千人为预备役,俱要训练。

    其余的囤兵和百姓依旧囤田。

    皮岛是个好地方,虽然能囤的田不多,但好好种田的话,养几万人是没问题的,不过在毛和陈的手上,并没有发挥大作用,主要他们不重视这方面的人才,也没有给相对的福利。

    很多囤兵和辽民都没有房子住,一到冬天连活下去都难。

    丁毅一来就要求建房子,这边不缺木不缺人,现在也不缺粮。

    再从旅顺运来大量的粮食,岛上辽民每十天领米一斗,无论年纪大小,一家三口一个月能领一石,绝对够吃还有的余。

    成年人领米就干活(儿童被集中起来开始学习),岛上辽民人人称颂,个个干活也卖力了。

    其余各岛一视同仁,这下连沈世魁和尚可喜都动容失色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劝丁毅,怕丁毅将来粮食不够。

    但丁毅让他们安心,言道:“我所希望,我辽东兄弟姐妹,人人有饭吃,个个有衣穿,仅此而已。”沈尚等人听的动容,甚至由感而落泪。

    赵大山在边上听的拼命点头,是的,仅此而已,丁大人真的没有想打天下,你们要相信俺和丁大人。

    旅顺发展到了这个时候,也只有诚实如赵大山这样的好同志,算是看出点端倪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干的是情报司的工作,丁毅让他干的事,都不是一个正常总兵能干的事。

    经过足足一个多月的整编分配,丁毅治下人口已经达到近三十万。

    此时东江镇总兵马为三万四千。(另有各处守备军六千)

    朝庭核兵仍为两万八,发饷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丁毅自己要养六千人,而且朝庭现在发饷越来越少,越来越拖。

    丁毅基本就要靠自己养着近三万多兵马。

    而这次一下子接受了皮岛一万多兵马,需要好好消化一下,所以丁毅短时间不打算增兵。

    四月初,丁毅再回到旅顺,并召集两地将领在旅顺开会,定下步的打算。

    参加的除了各司各局外,沈世魁,尚可喜,陈有时等原东江将领第一次参与。吴安邦继续在岛上钓鱼。

    丁毅在会上下了几个命令。

    今年开始的第一任命是囤田,储粮。因为农民军越来越厉害,粮食只会越来越贵。

    原本丁毅只有旅顺,他的囤田能自给自足,现在加上皮岛,那就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第二是抢人。

    借天下大乱的机会,收聚流民,加快囤田,扩大人口资源,这个他已经在登州布署了,只看杜如海,刘元等人在那边干的怎么样。

    第三是扩大势力范围。借这次登州之乱,丁毅的势力已经占领了全部皮岛东江,并有部分兵马进入登州。

    但这还不够,借农民军的影响,丁毅要把兵马伸向全国各地,占据更多的地盘。

    这三步目标中,前两个,丁毅是在开会时明确的,第三个,只有少数人心里知道,并不公开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