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滩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大明最狠总兵 > 第84章 班师回朝

第84章 班师回朝

备很是落后,并且质量差,士卒精神状态不好,前进时显得很散乱。

    三个总兵都仔细打量姜瓖的军队,不得不承认,这是一支强军,不是自己的部下能比,谁也不愿意得罪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发,在大同军后方,还有大量的运载钱粮的马车,大量的牲口,以及即将从军的数千百姓。

    前进路上,黄得功、周遇吉凑近姜瓖。

    傍晚时,大军在离京城二十里处停下扎营。

    姜瓖在给崇祯的奏报中,说是将会在十二日上午抵达京城。

    大军刚停下,姜瓖准备跟主要人员一同吃晚饭,周延儒的人来了。

    “姜总兵,首辅大人摆下筵席,邀请您赴宴!”

    姜瓖冷冷道:“本将军累得很,要就寝了,没空去!”

    那士兵愕然了,姜瓖竟然拒绝首辅的邀请,一时间待在原地。

    姜瓖提醒道:“听到没有?”

    那士兵只好回去了。

    黄得功道:“贤弟拒绝得好,周延儒想拉拢贤弟,别与这种奸臣为伍!”

    周遇吉道:“没错,周延儒大奸贼,得意不了多久。”

    姜瓖道:“黄兄、周兄,你们厌恶周延儒,想不想把他拉下马?”

    黄得功立即道:“那是自然,让这样奸臣做首辅,那是大明之祸!”

    周遇吉道:“难道贤弟是要向陛下弹劾周延儒?”

    姜瓖点头道:“正是。入宫后,由我先出面弹劾,你们再出来指证周延儒在通州的所作所为!”

    周、黄二人大声叫好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

    姜瓖心中冷笑,周延儒死定了!他回京之时,就是周延儒的死期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大同军营地不远处,是三个总兵营地。

    营地某处,有周延儒、方士亮、蒋拱宸、尹民兴、刘嘉绩、唐通、刘泽清、刘良佐。

    这里摆下筵席,有美酒和佳肴,筵席尚未开始,因为还差姜瓖一人。

    周延儒摆下这筵席,是要拉拢姜瓖这个手握重兵之人,其余七人,都想在筵席中巴结姜瓖。

    不久后,那传令兵返回。

    “启禀首辅大人,姜总兵说他累了,要就寝了,不能前来!”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周延儒脸色十分难看。

    其他七人也惊讶了,姜瓖也太不像话了,居然连首辅的面子都不给。

    许多人想不明白,姜瓖为什么要这么做。

    刘良佐不满道:“姜瓖此人,自持有点军功,目中无人!”

    他主要不是对姜瓖不来赴宴不满,而是今日姜瓖对他的态度不满。

    刘泽清道:“姜瓖狂傲得很,迟早要付出代价。”

    周延儒颜面大损,怨恨起姜瓖来,发誓要找机会收拾姜瓖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五月十二,紫禁城。

    五更时分,皇帝御门听政。

    “今日,姜瓖将要返回京城,他立下如此大功,众卿觉得,该如何封赏?”

    左都御史李邦华首先发话。

    “陛下,姜瓖立下大功,该封赏,可升为从一品,授荣禄大夫,赏赐银两。可从姜瓖缴获钱粮中,调拨五十万两作为赏赐。”

    对于这个建议,崇祯赞同。

    兵部右侍郎倪元璐接口道:“陛下,臣认为,姜瓖有军事大才,可委以重任,可升为宣大总督,节制宣府、山西二镇,让他加紧练兵,择机出关讨伐建奴。”

    崇祯想了想,道:“眼下,就只有姜瓖能打败建奴,倪爱卿言之有理!”

    对于这样的建议,先前太子已经说过,崇祯也是这个打算。

    陈演出列,道:“陛下,臣认为不可。各地总兵骄横跋扈,难以节制,朝廷需严加防范。大明以文制武,需防备武将有异心,不可让武夫做总督。臣认为,可以升官,但不宜再加大军权,让姜瓖继续在大同练好兵即可。”

    很快,蒋进如、吴甡、蒋德璟出言附议。

    兵部尚书张国维道:“陛下,臣认为,若要重用武将,就该对其信任,除了姜瓖,大明已没人能压制建奴了,臣赞同倪侍郎之言。”

    工部尚书范景文道:“陛下,武官担任大明总督,不是没有先例。万历朝鲜之役,朝廷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,统蓟、辽、保定、山东诸军,才有了后来对倭寇的胜利。臣认为,只要大明想灭建奴,就应当对姜瓖委以重任,封他为宣大总督最合适。”

    接着,有数名臣子附议。

    那反对的数人,先后出言反对,争论不休。

    “肃静!”

    王承恩的发言,现场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崇祯道:“朕决定,封姜瓖为宣大总督,提督山西、大同、宣府三镇事务,升为从一品,授荣禄大夫,赏赐银两五十万!”

    皇帝已经发话了,陈演等人不好再反对。

    崇祯宣布,将亲自到城门迎接姜瓖归来,让众臣巳时集中到德胜门外。

    这天天亮后,姜瓖率领大同军继续出发。

    周延儒亦继续出发。

    巳时,德胜门城门上方,崇祯出现在此。

    旁边有王承恩、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。

    一批身穿飞鱼服、佩戴绣春刀的锦衣卫,拱卫着崇祯。

    此时,德胜门城门打开,文武官员在城门前排好队伍,欢迎姜瓖归来。

    城门前、城门外,由京营官兵把守着。

    巳时二刻,城墙上的崇祯,望见了远处那浩浩荡荡的队伍。

    姜瓖凯旋归来,崇祯心情激动。

    很快,城门前的众臣,亦望见了归来的大军。

    不久后,大家看得更清楚,在最前面的不是大同军、不是姜瓖,而是首辅周延儒。

    此时的周延儒,一副出征获胜的姿态,带着三大总兵、随征四臣(方士亮、蒋拱宸、尹民兴、刘嘉绩),首先来到城门外。

    周延儒翻身下马,其余七人跟着下马。

    周延儒朗声道:“臣受陛下重托,出京督师抗击建奴。臣指挥各勤王总兵,全力抗击建奴,众总兵皆有功。其中,大同姜瓖在臣的指挥下,先后三次大败建奴。臣督师以来,指挥各总兵共杀敌四万余人,缴获钱粮无数,终于把建奴赶跑了,总算不负陛下所托。”

    一些正直的臣子,暗骂周延儒不要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