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滩小说网 > 科幻小说 > 三国之模拟城市 > 第596章 北平援军

第596章 北平援军

平太守绝不会坐视乌桓骑兵在右北平郡肆意撒野!

    北平的援军,到底是谁?

    这个问题,很快就得到了答案,就在乌桓联军对北平乡镇动手后的第二天晚上,收到了北平援军的消息:不止一个援军,而是三个。

    辽东太守公孙度!

    平原县令刘备!

    渤海太守、关东诸侯盟主袁绍!

    辽东公孙度锐意进取,辽东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日益强盛,辽东军同时也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,实力不俗。公孙度曾有过西击乌桓、东征高句丽的大动作,原本打算渡海攻击青州黄巾,向南直取山东半岛以开疆拓土,但臧洪入主青州后励精图治,已基本完成了对青州的掌控,辽东王已失去了占领山东半岛的最好机会。

    恰在此时,乌桓联军与公孙瓒的战争爆发,公孙度素性静观其变。辽东公孙度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策略虽不似公孙瓒那么彻底,但从他异族的多次用兵来看,也应属于强硬派无疑,在与北平方完成了磋商之后,公孙度终于卷入了此次大战,亲率辽东两万人的援军全力西向,意欲与北平军联手,将乌桓联军尽数消灭于北平境内!

    平原县令刘备,与公孙瓒曾同在卢植帐下求学,有师兄弟之谊,且两人交情一向不错,刘备三兄弟在黄巾战役中立下的功劳,正是因为公孙瓒仗义执言才得以换来一县令;讨伐董卓战役中,刘备也是混在公孙瓒的队伍里抵达战区,并最终成就了三英战吕布的千古佳话!

    有感于公孙瓒昔日对自己的帮助,刘备引军来援并不出奇,事实上刘备在听到北平战事规模扩大之后,不待公孙瓒派人送信,立刻整顿兵马前往北军而去。因此,三支增援部队中青州平原郡的刘备离北平最远,但由于动身最早,赶到战区的时间不见得比其他两队慢,目前已穿过袁绍的防区,即将进入幽州地界。

    刘备毕竟只是一县令,虽尽起平原县士卒,只留下相对沉稳的二弟关羽率少量人手留守,平原县派往北平的援军也只有五千之数,由刘备和张飞两人率领,向北平疾进。

    至于渤海太守袁绍的出战,则可以看作公孙瓒与袁绍各取所需的结果。目前的公孙瓒与袁绍还没有反目成仇,且两人的处境有些类似,两人的头上都还有一个州牧压着,无论幽州的刘虞还是冀州的韩馥,对手下“不听话”且实力强横的太守都颇有些忌惮,公孙瓒和袁绍的部队,都对州府在钱粮、物资方面对自己的克扣颇为不满,被州府扼住咽喉后,两人的实力提升速度受到了严重压制。

    对袁绍而言,出兵北平是现实的需要。一则,可以通过这样的行动,再一次宣示自己作为关东盟主的作用;二则,这一场北平军与北方异族的战争,为袁绍向韩馥索取更多军需物资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借口,“我们要去北平帮助公孙瓒抵御异族入侵,这是我们的需求清单。”韩馥明知道这是袁绍扩张势力的托辞,却苦于找不到拒绝的理由,只得乖乖照办。”

    袁绍向韩馥要了足够两万人使用三个月的军需物资之后,迅速在渤海开始进行新一轮扩军,并派猛将颜良率一万人的部队慢悠悠地向北平进发。

    三路大军,合计三万人!

    要知道,仅仅公孙度的辽东军,就有进击乌桓的能力,公孙度在三国时代还算不上太出类拔萃的人物;最弱小的刘备军,也有张飞这样的超级猛将压阵,燕人张冀德的丈八蛇矛可不是吃素的;至于河北之雄袁绍的实力如何,自然更不需细表。

    公孙度、刘备、袁绍三方势力,再加上北平的公孙瓒,四方势力联手,即使乌桓联军将所有的族人都派上战场,失败也是一定的!

    从现在各路援军的位置和行军速度来看,两天之后,公孙度和刘备的部队几乎会同时到达北平城外,行动最为缓慢的袁绍军,如果不出意外,也理应在三天后的傍晚抵达战区。这也意味着,乌桓联军最多只剩下了两天时间。

    如果不能在两天时间内逼公孙瓒出城决战,并战而胜之,乌桓联军只能在北平援军赶到之前,黯然退回大草原。但是,要想在两天时间内逼出公孙瓒,谈何容易?

    况且,北平军的战力非凡,人多势众的乌桓联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。

    颇让人回味的是,北平的三路援军都是将矛头直指乌桓人,没有任何一路表示对幽州牧刘虞不满,尽管乌桓联军名义上还是刘虞阵营的人!

    这样的情形并不奇怪,刘虞是汉室皇族,在幽州推行仁政深得人民敬仰,在讨伐董卓战役后,袁绍等人还一度希望将刘虞推上前台登基称帝,以便取代被董卓挟持的汉献帝。这样的一个人,没有人愿意轻易得罪。

    得知援军将至的消息后,加入公孙瓒阵营的玩家势力欢声雷动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刘虞阵营的玩家势力肠子都悔青了。大家明白,北平援军虽不会对刘虞动手,但对乌桓联军以及玩家势力,绝对不需要手下留情!

    刘虞阵营的玩家中,悲观情绪在飞速蔓延,许多玩家开始后悔站错了队。受到影响的不仅是玩家,乌桓联军内部也有不少人心生凛然。

    其中不少人曾经在辽东军的手下吃过苦头,尽管公孙度的部队能以一郡之力进击乌桓,是与一个个部落逐一交战,并非辽东一军能扛住所有乌桓部落的攻击,但公孙度两天后赶到北平城外的消息,多少还是挫动了乌桓军的士气。

    乌桓联军,面临着迄今为止最困难的局面!

    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挥霍,可以想见,无论此战胜负如何,几天之后乌桓骑兵只得回到乌桓草原上。

    乌桓各部落的大人们,大多心情欠佳,长久的努力,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眼见得胜利在望时,却忽然发现前路已绝,强烈的落差让乌桓人扼腕长叹。何时撤退,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!

    在乌桓联军各部落大人的议事过程中,某城主一言未发,不计代价地坚持下去,抑或理智地暂避锋芒,或许关系着数以万计的乌桓勇士的生命,也关系着数量众多的大汉将士的生命。

    阿牛不希望自己的立场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。

    事实上,事情演变到这一地步,也已经超出了阿牛的预计,潜意识里,阿牛更希望乌桓人理智的退走,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流血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念头多少有些私心。乌桓人作出撤退决定后,凤翔也已经完成了对塔兰部落的支援,最起码凤翔城与塔兰部落的良好关系能够继续保持下去,而凤翔军也可以顺理成章地从战争中抽脱出来,飞翼营不用面对可怕的白马义从。

    乌桓人的战争意志让阿牛的如意算盘落空,公孙瓒过分的强硬激发了全体乌桓人的野性,议事过程中,竟然有超过半数的部落大人表示,自己的部落愿意为乌桓人的尊严战至最后一人。就连那些大人自己,也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!

    整个营帐内,静静流淌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凉,让阿牛这个外人都不禁为之悚然,“公孙瓒如果在这里,或许会明白,对待胡人一昧的强硬并不是上策,这些乌桓人对他的切齿痛恨,竟然到了如此惊人的程度。。。”

    肥肥的夫顿大人形象一直有些滑稽,但现在这位大人却无比肃穆,言语间那抹沧桑无奈显露无遗,“死战到底,除了让我们失去更多的勇士之外,不会有任何作用。我不赞同这样的作法,当我们乌桓各部落在北平遭遇一场惨败之后,谁去保护我们的老弱妇孺?我们的草原,将被其它更为强大的游牧民族逐渐吞并,所有的乌桓人都将长久地生活在黑暗之中!”

    夫顿的话引起了各部落大人的沉思,没有人认为他是因为胆怯,事实上夫顿的塔兰部落的重要人物,连少族长也一直随军出战,这份作为,足以说明夫顿的决心。

    “我们不能为了逞一时之快,断送众多乌桓勇士的生命,断送乌桓族的希望!大家先去用膳吧,顺便都再好好地想一想,半个时辰后,我们继续议事。”乌旺大人也缓缓地道。

    各位大人纷纷出帐而去,阿牛被留了下来,乌旺和夫顿显然希望与凤翔城主私下聊聊。阿牛此前表现出来的机智,已经给乌旺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    先前议事过程中阿牛的沉默,被他们解读为“凤翔城主仍为牛叶部落百人长杀害汉人百姓一事耿耿于怀”,虽说在夫顿等人的努力下双方没有直接决裂,但这份不满情绪没那么容易消失,导致阿牛不愿再为乌桓联军出谋划策!

    这样的结果,令他们十分焦急。

    两天时间,北平援军将至,仅靠乌桓联军的力量,已不足以在公孙瓒的援军到来之前,以期望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。这个时候,他们更加需要凤翔城。

    对于两位大人殷切地期盼,某城主苦笑了一声道,“如此形势,阿牛也无回天之力,此事关系着近八万乌桓男儿的性命,还是请乌旺大人、夫顿大人自己拿主意吧。”

    无论乌旺和夫顿如何努力,阿牛坚持不肯松口,两位大人只得无奈地放他离去。

    “阿牛城主看来已经打定主意不再为我们出主意了,想来也是,阿牛与公孙瓒往日无怨近日无仇,还都是大汉之臣,此番能够仗义相助于我们乌桓各部,本已相当地不易,再加上今天发生的那件事情。。。牛叶部落的那个浑人百死难赎其罪!”

    乌旺不无遗憾地叹息着,夫顿也摇头不已,“是啊,凤翔城此番出动的部队虽少,却已经是凤翔最精锐的特殊兵种、阿牛金兰兄弟亲自率领的飞翼营,此番情谊天日可鉴。凤翔出兵幽州一事,根本没有要求过任何回报,与那些参战只为利益的异人领主迥然不同,阿牛这样的朋友实在难得。。。”

    夫顿不知道的是,阿牛对此并非没有想法,恰恰相反,凤翔城主如此努力地为乌桓联军定计,甚至不惜把徐荣调过来也想打赢这场战争,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获胜之后,获得丰厚的收益。

    若乌桓联军战败,凤翔只能空手而回,即使有点收益,也不可能太多。

    只不过,如此“庸俗”的想法,某城主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讲出来,而且在阿牛看来,大仇得报后的乌桓各部落想必也不可能忘了凤翔城的丰功伟绩,就算一时之间未能获得多少回报,与乌桓各部落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之后,对凤翔城的长远发展,大有裨益!

    十分钟后,两位大人一同走出营帐,派人请凤翔城主入帐一叙。

    “此话当真?”

    阿牛的音量已经比平时讲话高了几度。

    “你们汉人有一句俗话,君子一言,快马一鞭!”

    (昨日欠帐还清)(未完待续,)